黄绍光: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奋力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心得体会

来源:文/黄绍光 审校/曾严、韦丛丛 发布时间:2022-10-18 09:50:56 浏览次数: 【字体:

 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我们学校全体师生通过集中观看、网络直播等方式认真收听收看了开幕会。10月22日,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学校党委立即组织召开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会,对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行了全面部署。本人也通过自学、听报告、学习强国等多种方式深入学习了二十大精神,真正做到深学、实学、精学,并结合学校实际进行了认真思考,对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创学校高质量发展有了更大的信心和决心。

一、举旗定向的政治宣言,引领复兴的行动纲领

    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共分为15个部分,一万四千多字的报告,凝聚党心民心,全面总结过去五年工作的成就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提出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新要求,擘画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宏伟蓝图。

“中国共产党已走过百年奋斗历程。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致力于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责任无比重大,使命无上光荣。”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催人振奋,响彻神州大地。

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宣誓,凝聚起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远航的磅礴力量——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报告高屋建瓴,主题鲜明,目标坚定,要求明确,措施到位,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战略、新举措,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行动指南和纲领性文献。

十年成就鼓舞人心、宏伟蓝图催人奋进。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倍感振奋,备受鼓舞,干劲倍增。

二、认真学习二十大报告,深刻领会主要精神实质

党的二十大报告内容丰富,必须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通过深入学习和领会,对报告的内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二十大报告从十五个方面进行论述,涵盖了我们党的伟大成就、理论实践、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这十五个部分内容概括起来就是:

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实现了新成就新变革;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实现了理论实践新时代;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指出了新的战略任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新发展理念;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就是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就是要实施民主政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就是要建设法治国家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就是要铸就文化自信;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就是要提高幸福感;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就是要走绿色发展方式;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就是要落实新的国家安全观;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局面——就是要实现强军新目标;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就是要实现统一大业。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要推进世界和平。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就是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作为高校领导,要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带领全体师生员工原原本本、原汁原味学习好党的二十大报告,准确领会和把握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思想精髓、核心要义,要结合思政课教学将二十大精神及时传达给学生,把全体师生员工的思想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

作为班子主要领导,要带头学习,并督促班子成员和各二级学院、各部门领导都要坚持带头学、带头讲,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在强化自身学习的基础上,认真抓好本部门、本单位的学习。

作为党员干部,要强化政治担当,坚持用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自觉把工作放在学校的发展大局中去思考去谋划,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的各项重大决策部署,抢抓历史机遇,推进学校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行稳致远。

三、贯彻落二十大精神,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这次把教育放在首位,可见党对教育的重视。同时指出,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我们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这些论述极大地提振了我们永远跟党走、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为学校建设“双高”院校指明了前进方向。

(一)贯彻教育方针,落实好人才培养目标

党的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可见,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正是我们职业教育的核心,我们必须加强学生劳动教育,注重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这也是我们新时期学校重点推进的工作。目前,我们在西校区合作共建了劳动教育基地——美食基地,我们一定要利用好这个劳动教育基地,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加强学生劳动实践训练。下一步我们在校外租地(红沙村)建设校外劳动实践基地,我们就是要把劳动实践教育打造成为学校的一张新名片。同时,我们在产教融合方面要有新的突破,各二级学院要创新校企合作思路,与企业合作,推动合作企业建设成为自治区示范产教融合企业,以促进学校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

(二)坚持以生为本,办人民满意职业教育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我们教育的核心理念。特别是职业院校的学生,需要我们更多的关心和关爱,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注重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发展每一位学生的个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中注重方法方式,爱生如子,深入学生一线,与学生融为一体,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化解学生内心矛盾,让学生安心学习技能,成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最终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满意,让企业满意、让社会满意,办成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

(三)坚持立德树人,开创德育工作新局面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是我们的立校之本。多年来,我们在德育工作中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我们不能停留在已形成的德育模式,要站到新时代新高度上思考德育工作的新发展,要把立德树人贯穿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认真谋划“三全育人”的新做法新机制。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认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治、国防和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开创学校立德树人新局面。

(四)坚持守正创新,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面对新时代新形势,高职院校发展什么,什么发展,走怎样的发展之路,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我们从一所普通的高职院校,发展成了广西“双高”建设院校,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一定成绩,下一步怎么走?我们一定要明确新的发展目标,就是要建设国家“双高”院校,提升办学层次和办学实力,我们只有进入了国家“双高”院校梯队,才能有更好的发展,否则就会大倒退。要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在学校各个领域都要创新发展,构建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才能推动学校创造新的辉煌。

总之,作为地方高校,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动肩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定位落实落地,为河池和八桂大地培养更多合格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终审:gxxdxcb007
【打印正文】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