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您的位置:首页 >专题专栏>清廉学校建设>政策文件>详细内容

卢森焕:优化学校专业布局 为河池经济社会发展 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支撑调研报告

来源:文/卢森焕 审校/曾严、韦丛丛 发布时间:2023-11-01 15:45:42 浏览次数: 【字体:

一、调研的意义、目的、内容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调查研究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习近平总书记这些重要指示,深刻阐明了调查研究的极端重要性,为全党大兴调查研究、做好各项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当前,党和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前所未有,职业教育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这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时代新机遇。

而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也给学校人才培养带来新挑战。如何顺应新变化,积极融入产业链,及时调整专业链,优化课程链,创新人才链,深化“三教”改革,为河池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是学校要思考的问题。

为全面了解我校专业设置的现状,总结专业建设经验、存在的问题或困难,理清今后我校专业布局规划、思路,明确各二级学院今后专业发展重心和着力点,确立专业建设发展与改革目标,进一步优化我校专业设置,提高专业与产业的契合度,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为河池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支撑,依据《关于印发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大兴调查研究提速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本人申报了《优化学校专业布局 为河池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支撑》的调研专题。

本次调研的内容为学校开设专业总体情况、各二级学院已经开办的专业概况,学校各专业近三年招生情况,现有专业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实际需求的情况及如何优化、改造、调整;各专业开展行业、企业、就业市场调研情况;各二级学院开展教师培训、教学改革、研究交流、质量评估、咨询服务等各项工作的情况;各二级学院专业设置调整优化的规划及对学校专业设置调整优化的意见、建议等。

二、调研的基本情况

成立以卢森焕副校长为组长、教务处匡华处长为副组长的调研组,制定《专业设置调整优化调研工作方案》,并按照《工作方案》的安排,于2023年6月至9月期间,调研组人员深入学校8个二级开展调研,通过召开座谈会和个别访谈的形式,围绕学校专业设置调整优化调研主题,与各二级学院领导、教研室主任、教师代表进行充分座谈交流。经座谈调研,我校专业设置等基本情况如下。

(一)我校开设专业总体情况

近年来,学校重视服务制造强国及广西质量强桂战略,聚焦广西十大千亿产业建设需求,围绕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新一代电子信息、智慧建筑、现代服务等重点产业新兴产业,布局学校专业。2023年招生专业共37个,涉及机械制造、建筑、电子信息、财经商贸、汽车、文化教育、能源等专业大类。重点建设自治区高水平专业群2个(有色金属智能冶金技术、工业机器人),校级高水平专业群3个(小学教育、建筑设计、无人机技术),带动辐射财会商贸、计算机应用、电子信息、汽车技术、学前教育5个特色专业群创新发展,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紧密对接。专业特色优势明显,服务能力显著增强。现有国家级骨干专业1个、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自治区级高水平专业群1个、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5个、虚拟仿真实训基地1个、职业教育专业发展研究基地1个。主持自治区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2个,参与制定教育部专业教学标准2个,近三年累计培养培训技术技能人才75000多人。

(二)各二级学院专业设置情况(见下表)

学院名称

专业

代码

专业名称

学院名称

专业

代码

专业名称

信息工程学院(9)

430108

供用电技术

智能冶金学院(6)

430307

新能源材料应用技术

430301

光伏工程技术

430401

钢铁智能冶金技术

460609

无人机应用技术

470201

应用化工技术

510101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430501

有色金属智能冶金技术

510102

物联网应用技术

470208

分析检验技术

510201

计算机应用技术

490204

化学制药技术

510202

计算机网络技术

机电工程学院(7)

460103

数控技术

510205

大数据技术

460104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510301

现代通信技术

460113

模具设计与制造

建筑工程学院(6)

420301

工程测量技术

460301

机电一体化技术

440102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

500211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440106

建筑室内设计

460702

新能源汽车技术

440301

建筑工程技术

460305

工业机器人技术

440501

工程造价

教师教育学院(4)

570103K

小学教育

550113

广告艺术设计

570102K

学前教育

商学院(7)

530302

大数据与会计

570101K

早期教育

530301

大数据与财务管理

520802

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

530605

市场营销

体艺术学院

570108K

音乐教育

530701

电子商务

570109K

美术教育

530802

现代物流管理



540106

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




540202

烹饪工艺与营养




(三)学校各专业近三年招生情况(详见下表)

学院

名称

专业名称

在校生情况

合计

2021级

2022级

2023级

信息工程学院(9)

供用电技术

30

47

60

137

光伏工程技术

4

19

121

144

无人机应用技术

37

108

147

292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15

50

48

113

物联网应用技术

21

53

50

124

计算机应用技术

258

224

142

624

计算机网络技术

98

68

79

245

大数据技术

29

54

45

128

现代通信技术

20

30

52

102

建筑工程学院(6)

工程测量技术

37

46

127

210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

32

100

90

222

建筑室内设计

190

92

128

410

建筑工程技术

81

70

127

278

工程造价

131

109

122

362

广告艺术设计

134

80

95

309

商学院(7)

大数据与会计

202

153

137

492

大数据与财务管理

55

52

79

186

市场营销

88

49

81

218

电子商务

117

58

84

259

现代物流管理

101

56

76

233

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

65

29

69

163

烹饪工艺与营养(新专业)

--

--

109

109

智能冶金学院(6)

新能源材料应用技术

12

61

81

154

钢铁智能冶金技术

55

153

136

344

应用化工技术

11

31

56

98

有色金属智能冶金技术

56

151

199

406

分析检验技术

108

273

214

595

化学制药技术(新专业)

--

--

52

52

机电工程学院(7)

数控技术

40

53

82

175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36

44

103

183

模具设计与制造

15

30

84

129

机电一体化技术

83

144

151

378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98

142

127

367

新能源汽车技术

62

111

143

316

工业机器人技术

27

101

174

302

教师教育学院(4)

小学教育

470

222

734

1426

学前教育

881

705

736

2322

早期教育

131

237

172

540

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

--

83

139

222

体艺

学院

音乐教育(新专业)

--

--

128

128

美术教育

--

134

129

263

合计

37个专业

3830

4222

5708

13760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调研中我们发现,学校目前专业设置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专业特色不够鲜明

除了冶金类专业外,全校其他专业的办学特色不够明显,特别是具有显著特色和不可替代性的专业,具有学校自身办学优势和特色的专业群很少,同质专业比较多,在全区有影响力的品牌特色专业少,只有冶金技术、无人机技术和工业机器人技术3个。个别专业生源少,比如光伏工程技术、应用化工技术、大数据技术等,需要调整与优化。
    (二)专业与产业对接不够紧密

部分二级学院未充分考虑自身条件及广西与河池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重点发展领域的需求设置专业,盲目开设所谓的热门专业,专业设置同质化、功利化情况仍然存在,热衷于“短平快”效果,缺乏长远考虑和整体规划设计,互相竞争,争抢生源,出现内卷化问题。比如没有很好对接河池的“2+5+N”产业体系设置专业,体现河池特色的专业如缫丝加工、油茶管护与加工、肉牛肉羊养殖、富硒米种植管护、生态康养、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田园综合体建设、民族服饰设计、非遗技艺传承等方面很缺乏。
   (三)专业内涵建设成效不够明显

比如有的专业实训条件比较落后,没有及时改建或扩建,

实验实训条件及信息化建设等尚不能满足专业建设的需要,部分已立项建设的校内实验实训室项目进度缓慢,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专业建设的发展;校级专业资源库建设部署多,检查少,成效小,自治区级专业资源库只有2个(智能冶金技术专业和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与专业资源库还是空白,建设力度有待加强;国家级和省级“十四五”规划教材没有大的突破,“三教”改革尚需加强,教师教学能力与水平有待提升等,这些都制约学校的高质量发展。

(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够深入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相互协作,达成共识,实现双的合作。但企业积极性不高,参与学校教学过程少,没有很好参与到学校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直接影响专业建设质量,学校培养的人才企业不能直接使用,需要二次培训才能上岗。这种与企业需求契合度不高的办学效果,就导致企业缺乏积极主动性,也导致校企合作的深度、广度和稳固度相对不足,校企合作大多数停留在表面上合作,产教融合成果欠缺。究其原因主要是校企紧密合作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尚未形成,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产教融合机制尚未完全形成。

(五)师资队伍实力不够雄厚

人才是专业建设的基础。学校现有专任教师512人,学生12259人,生师比只有23.9:1;离教育部倡导的18:1有较大差距;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教师116人,只有22.8%,高级职称人数103人,占有20.1%,整体偏低。另外师资队伍不稳定,优秀教师留不住,专业人才引进难也严重影响学校的专业建设,难以保证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至2023年8月,学校流失教师110余人,其中副高职称以上人才30人,中层正职干部21人、博士2人。学科带头人、高层次领军人才和业界有影响人才严重不足,引进力度不够,师资的质量、结构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专业建设的质量。

四、意见和建议

(一)专业链对接产业链,进一步打造特色品牌专业

专业是高职院校服务经济建设的载体,也是高职院校联系社会的纽带,打造特色品牌专业是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学校要通过校企合作,完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统筹规划学校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根据我市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特点对人才的需求,指导各二级学院围绕产业转型设置与调整专业,停办一批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与产业发展不匹配、招生数量小的专业,引导、鼓励各二级学院在专业设置上实行“差异化、特色化、品牌化、规模化”发展,避免与区内同类院校重复建设,实现错位发展,积极开发新专业,尽快培养社会急需人才,优先设置、发展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专业。科学设置具有河池本地特色的缫丝加工、油茶管护与加工、肉牛肉羊养殖、生态康养、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田园综合体建设、民族服饰设计、非遗技艺传承等专业,提升专业与产业的契合度,不断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和影响力,使其更好地为我市“2+5+N”产业体系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二)完善专业调整优化机制,确保专业可持续发展

专业可持续发展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职业教育精准化满足区域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基础工作,是高职院校从规模粗放型向质量集约型转变的抓手。学校要建立基于大数据的专业群年度评估机制,健全专业群动态调整机制,根据产业发展、招生报到率、对口就业率、就业满意度、用人单位满意度和办学条件等因素动态调整专业设置。发挥学校学术委员会和专业建设委员会作用,优化专业群发展运行保障机制,突破部门、专业之间在人财物利用方面的壁垒,优化配置校内外教学资源,为专业建设提供保障。推进专业教学诊改工作,完善基于学生学习成效的教学诊断与改进体系和专业群建设发展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形成有效的专业群建设“诊改”预警机制。

(三)以问题与成果为导向,进一步强化专业内涵建设

强化专业内涵建设首先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要聚焦专业建设在实训基地建设、资源库、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校企合作、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想方设法加以解决。一是进一步完善教学基本设施,加大满足教学需要的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的投入,加快建设速度,提高实验实训基地的整体规划和建设水平;加大校园信息化建设力度,为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推动专业和专业群建设提供有力保障。二是应强化专业内涵项目建设,找准专业培养目标定位,明确专业内涵,构建体现素质教育要求、以职业岗位为目标、以专业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要加大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重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积极开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产教结合,建立和完善企业与行业参与、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三是以成果为导向,建立激励机制,挂牌督战,集中力量,克难攻坚,确保取得良好成效。

(四)建立健全体制机制,提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水平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有机衔接,是推动教育优先发展、人才引领发展、产业创新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相互贯通、相互协同、相互促进的战略性举措。作为一所高职院校,要进一步提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水平,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一是建立专业产业共生机制,优化专业群布局。聚焦区域产业发展,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优化专业群布局,实现专业与产业高度匹配;建立产教供需生态对接机制,对接产业需求与企业共同定制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人才培养供给和产业需求全方位融合,为行业企业的发展注入新动力。二是以“两体”建设为契机,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以参与河池市域产教联合体、广西冶金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国家有色金属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等建设为契机,共同实施“资源共建、成果共享、互融共生”合作机制,构建命运共同体,推进河池经济社会发展。三是依托产教融合平台,实施校企合作育人。持续建设粽子产业学院等六所产业学院,新建长寿康养产业学院等三个产业学院,发挥专业集群优势,开展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进一步推动供需对接、资源共享、责任共担、互利共赢。

(五)建立健全激励机制,进一步充实师资队伍力量

人才是学校的第一资源,学校要高质量发展,必须建立健全激励机制,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一是及时调整补充教师编制数量。根据学校在校生规模、发展规划、生师比标准,由市机构编制、人社、教育、财政等部门重新核定教师编制数量,及时补充和配齐具有实名编制的专业教师,解决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满足学校教育教学需要。二是用好绩效工资政策。完善收入分配激励机制,落实自治区提出的“支持非义务教育学校通过开展社会服务取得合法收入, 按照有关规定提取一定比例纳入奖励性绩效工资”等政策,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收入分配自主权和教师收入总额, 解决教师待遇偏低问题。三是实施聘任制度改革。推进教师绩效考核评价制度体系改革,完善以工作态度、业绩贡献和能力水平为导向的绩效分配制度,完善绩效考评管理制度,推进教师聘任制度改革,制定岗位聘任标准,执行“低职高聘”“高职低聘”的聘任机制;四是加强专业“校企双带头人”建设。制定管理办法,引进知名企业高管、大国工匠或高层次领军人才兼任专业(群)带头人,培养校内专业(群)带头人,协同推进专业(群)建设;五是加强高水平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设立兼职教师“固定岗+流动岗”,完善兼职教师聘任、考核及其薪酬体系,每年从行业企业聘请高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到校任教、参与项目研究、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等。

终审:gxxdxcb007
【打印正文】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