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现代职院:党委领航堡垒强 师生同心抗水灾
六月,本是南国广西万物葱茏、生机盎然的时节。然而,对于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的全体师生而言,2025年的这个六月,却注定将被一段惊心动魄、刻骨铭心的经历所铭记。一场二十年一遇的特大暴雨,毫无征兆地席卷了校园及周边区域,昔日宁静的校园瞬间变成一片“泽国”,师生生命财产安全面临严峻考验。面对突如其来的水灾,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和基层党组织展现了坚强有力的领导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以强大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用最短的时间,取得了抢险救援的全面胜利。
暴雨突袭,校园告急
6月20日晚至21日,龙江河金城江城区段出现3.13米超警戒水位。6月21日清晨,随着雨量的持续加大,水位迅速猛涨,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及周边区域很快出现严重积水,河水倒灌,大面积涌进校园,学校瞬间变成一片汪洋。校内地势较低的宿舍楼、教学楼、教工住宿区等建筑底层很快被积水包围,情况十分危急。
坚强领导,党委表率
险情就是命令!学校党委迅速行动起来。河池市政协副主席、学校党委书记韦伟松第一时间带领校领导班子成员火速赶赴学校,冲在抢险救援的第一线,深入到积水最深的区域,实地查看险情,了解被困师生情况,现场指挥抢险救援工作。他立即指示学校启动防汛一级应急响应,并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全校中层以上领导、辅导员和班主任以最快速度按应急预案到岗工作;同时,迅速通知已在教室的学生返回宿舍避险,并提醒车主将停放在车库及低洼处的车辆转移。与此同时,正在外出的校长黄绍光和分管后勤的梁朝益副校长也紧急返回学校,并通过线上方式与书记协同指挥救援。在学校领导的迅速部署和各方的紧密配合下,一场紧张而有序的抢险救灾工作在学校全面展开。
确保人员安全是当前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在现场完成人员及财物转移安排后,韦伟松书记深知,这仅仅是开始,更严峻的考验还在后面。上午10时,他立即召集学校党委委员,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紧急召开党委扩大会议。
学校党委会作出决定:成立由韦伟松书记、校长黄绍光担任指挥长,副校长杨奎为常务副指挥长,其他领导班子成员任副指挥长,各部门、二级学院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应急抢险指挥部。指挥部下设八个专项工作组,包括现场师生转移救援指挥组、后勤保障服务医疗工作组、食堂超市供应保障组、水情险情监测通报组、对外联络工作组、灾后恢复工作组、综合协调组、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组,在防汛救灾期间实施全天候应急作战机制。当晚21时,在断电的情况下,学校再次召开紧急会议。韦伟松书记在会上强调,要把学生的安全放在首位,妥善安置。随后,学校领导分头行动,深入到各个宿舍楼,安抚学生情绪,并联系学校周边宾馆妥善安置转移的学生。当晚,在电力部门的紧急支援下,学校也恢复了70%的供电,为师生们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在抢险救援过程中,学校党委始终把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6月21日当天,八个专项工作组各司其职,高效运转。韦伟松书记和黄绍光校长等校领导始终坚守在一线,亲临现场指导学生转移、就餐问题,解决供电问题。学校领导带领中层干部、党员教师深入宿舍给学生送水,安抚学生。全校领导班子、中层干部、辅导员、班主任24小时住校值班,随时待命,做好学生的安全和服务保障工作,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每一个问题。对于受困学生的吃饭问题,学校更是想方设法,通过送餐、发放食品等方式,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吃好饭。正是因为学校党委的精心安排和周到服务,在整个抢险救援过程中,学生们对学校的积极应对和妥善安排给予了高度评价。学生们表示,经过学校积极救援,深切感受到了学校领导、老师的关心关爱,将与学校共度难关。
八方支援,共筑堤坝
险情就是信号,牵动着上级领导的心。学校党委及时、主动向河池市委、市政府汇报险情,得到了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深切关怀。市委、市政府协调应急、消防、武警等单位150多人第一时间到校开展救援工作。市委书记、市长、常务副市长,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分管教育副市长等领导多次来电询问险情情况,解决相关问题,关心师生安危,使得学校救援工作得到顺利进行。6月22日下午,市委书记秦春成,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贤昌,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孔献玲先后到校指导灾后恢复工作。
市委书记秦春成到校指导灾后恢复工作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孔献玲到校指导灾后恢复工作
在6月21日上午,水位迅速猛涨之时,河池市救援大队、武警部队、应急管理局的人员火速赶到学校。8艘冲锋舟、150多名官兵迅速投入到救援行动中。他们蹚着齐腰深的积水,与学校师生并肩作战,转移师生和校内居民,运送物资,发挥重要作用,成为抢险救援的中坚力量。冲锋舟在湍急的水流中穿梭,一次次将被困师生和校内沿河住宿楼居民转移到安全地带。
党旗高举,红色堡垒亮起来
在抢险救援最吃紧的时候,学校党委深刻认识到,越是关键时刻,越要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6月21日上午,韦伟松书记在临时指挥部召开各党支部书记紧急会议,宣布成立救灾临时党支部,并发出《关于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倡议书》。“克难攻坚靠支部,关键时刻看党员!”倡议书在校园内迅速传开,号召全体党员“迅速响应,冲锋在前”,“积极救助,保障安全”,“正确引导,传递正能量”,“团结协作,共渡难关”。这面鲜艳的党旗,在水灾的考验中高高飘扬,成为师生们心中最坚实的依靠。
党员们纷纷响应号召,迅速行动起来。他们组成党员突击队,冲锋在抢险救援的第一线;他们深入到学生宿舍,安抚学生情绪,解决实际困难;他们主动承担起最危险、最艰苦的任务,成为抢险救援的中流砥柱。
在抢险救援中,国防学院党支部书记李铃和院长罗明都,带领国防班3名教官、58名学生冲在抢险救援第一线,配合武警战士开展救援,主要负责运送物资,转移被困师生到安全地带,协助做好灾后清理工作,他们连续奋战20多个小时,累计转移群众500余人,搬运物资5吨多,成为这次抢险救援的生力军。机关第三党支部的后勤处副处长刘俊男、韦棨文、牙正文,自险情发生后一直坚守岗位,为了保障学校的供水、供电、用餐快速恢复,以及灾后积水抽取、垃圾清运等工作,带领抢修小组夜以继日、加班加点和时间赛跑。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书记陆孟兰和院长陆柳梅带领支部党员,在灾后恢复中,竭力帮助建筑工程学院党支部共同做好学生宿舍楼清淤工作:陆柳梅院长自费购置5根塑料水管,为清淤工作注入“硬核支援”;陆孟兰书记自费购买食品、水果送给学生。体艺学院党支部书记韦海宏不顾自身财产受到水灾威胁,带领支部党员行动在抢险救援第一线;副院长刘丽萍一人划着皮划艇,挨个宿舍为学生送去食物。商学院党支部书记卢绍迎和院长李媛媛在抢险救援中,始终把党旗高高擎起,带领支部党员和学生志愿者帮助图书馆做好清淤工作,并合力把校园内淤泥最多的主要道路清理干净……学校各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全员24小时坚守岗位。在学校党委坚强领导下,大家众志成城,形成战胜险情的强大合力。
灾后恢复,重整校园
6月22日凌晨3时,积水开始逐渐退去,但灾后的校园一片狼藉。灾后恢复工作是当前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上午8时,学校领导、全体中层正职领导在综合楼一楼前召开紧急会议,专题部署灾后恢复工作的相关事宜。韦伟松书记指出,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抢险救援工作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目前工作重心已转向灾后恢复。他强调,灾后恢复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全校上下要迅速行动起来,按照既定方案,全员出动,有序推进各项工作,确保22日上午完成学校室外清淤工作。紧接着,韦伟松书记、黄绍光校长等学校领导身体力行,来到清污现场,与广大教职工和学生志愿者一同投入工作,清理淤泥、转移废弃物。以实际行动鼓舞士气,推动恢复工作加速进行。
风雨过后,党旗更艳,常态恢复,步履不停
市委、市政府领导和社会各界对学校的抢险救援、灾后恢复工作给予肯定。市委书记秦春成于6月22日到学校指导灾后恢复工作时指出,对这次突然来临的险情,学校能从容高效应对,灾后快速恢复,实属难得。
这是对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党委领导能力的一次大考,也是对全体师生党员党性的一次锤炼。面对险情,学校党委没有退缩,而是迎难而上,充分发挥了领导作用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广大师生党员没有畏惧,而是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入党誓词。从紧急启动防汛一级应急响应,到成立指挥部、设立临时党支部;从紧急疏散学生、确保后勤保障,到协调外部支援、安抚学生情绪;从党员干部24小时坚守岗位,到师生党员积极参与救援……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党委的智慧和力量,都闪耀着党员的先锋光芒。正是因为有了党委的坚强领导,有了党员的先锋模范,有了全体师生的团结一心,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才能在这场险情中经受住考验,确保了师生平安,维护了校园稳定。“这场水灾,不仅没有击垮我们,反而更加坚定了我们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河池市政协副主席、学校党委书记韦伟松说。
“水灾无情,党旗飘扬”。在险情面前,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党委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和担当。各党支部党旗在抢险救援一线高高飘扬,也必将在学校发展的新征程中更加鲜艳夺目。目前,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内已全面恢复供水、供电及就餐服务,并建立了常态化工作机制,确保师生生活学习逐步恢复到正常轨道,各项恢复工作也在稳步推进。前路或许仍有挑战,但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师生众志成城,步履不停,必将创造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