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校园新闻网>校内新闻>详细内容

访企拓岗促就业 校企合作育人才 ——韦伟松带队推动校企合作高质量发展

来源:文/雷玉办、韦丛丛 图/雷玉办 初审/覃崇夏 复审/唐迪 终审/莫青青 发布时间:2025-04-18 15:45:39 浏览次数: 【字体:

4月15—17日,河池市政协副主席、我校党委书记韦伟松带领智能冶金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访企拓岗团队,深入钦北防工业园区、钦州中马自由贸易区及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钦州片区、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区等重点区域,走访广西盛隆冶金有限公司、柳州钢铁集团广西钢铁基地等龙头企业,积极为学校与企业搭建合作桥梁,推动校企深度融合,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

深入钦北防工业园区 开启访企拓岗之旅

4 月 15 日上午,韦伟松一行首站抵达世界最大的单体锂离电材料先进制造基地——广西华友新材料有限公司公司总经理汪严超、生产副总经理张涛、人事部蔡经理参加座谈会,公司高层对我校人才培养成果表示充分认可,期望与学校在人才培养、企业员工培训、产学研等方面继续展开深入合作。韦伟松表示,学校将紧密结合企业需求,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创新合作模式,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随后,韦伟松亲切慰问了我校优秀毕业生,并鼓励他们立足岗位、再接再厉,为企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下午,韦伟松带队前往广西广投临港工业有限公司进行调研,深入了解公司发展规划。广西广投临港工业有限公司是广西目前第一家自主设计、自主投资建设的氧化铝大型企业。韦伟松表示,要加深学校与企业的沟通与了解,为校企合作奠定坚实基础。公司领导表示,未来急需在冶金领域专业人才希望与我校在人才培养、技能培训、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走进大型企业 拓展合作空间

4 月 16 日,韦伟松带队到广西盛隆冶金有限公司和柳州钢铁集团广西钢铁基地进行调研。广西盛隆冶金有限公司是广西最大民营企业,年产值超过 1000 亿元。在参观交谈中韦伟松提出学校不仅要在人才培养方面继续发力,还加强在员工培训、学历提升、产学研合作等方面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广西盛隆冶金有限公司人事部总经理郑锦表示,我校毕业生是公司员工占比最高的大专院校感谢学校为公司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双方围绕合作细节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初步达成部分培训项目合作意向,为后续进一步深化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柳州钢铁集团广西钢铁基地,韦伟松与基地党委副书记韦良辰总经理韦福华等进行座谈交流韦伟松表示,学校将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紧密结合企业需求,优化专业课程设置,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韦福华对我校专业的建设成果充分认可,希望加强与我校在钢铁智能冶金技术等对口专业的合作,建立紧密的对接合作关系。

随后,韦伟松带队前往钦州中马自由贸易区进行座谈交流,广西华谊、广西中伟等五家规模企业参加座谈。自贸区钦州港片区组织人社局局长公维新组织会议校企多方围绕人才培养、员工培训、产学研等方面进行交流。韦伟松表示,学校将充分精准对接园区人才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精准服务园区发展,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对接机制,推进高质量校企合作

调研一流企业 共谋发展新篇

4 月 17 日,韦伟松带队到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钦州片区、中国 - 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区,调研广西恒逸新材料有限公司、华谊钦州化工新材料一体化基地广西中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流企业。广西恒逸常务副总经理刘拥军、广西中伟科技总经理焦华等对韦伟松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中马园区管委会人社局管委会局长公维新等陪同调研。在调研过程中,韦伟松详细了解了各企业的发展历程、生产经营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规划。各企业分别介绍了公司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技术创新成果以及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韦伟松表示,学校将充分发挥自身在职业教育领域的专业优势,紧密结合企业需求,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为企业输送更多适配度高、专业能力强的技术技能人才。最后,韦伟松我校在中伟公司实习就业的学生进行亲切交流,关心他们公司的工作、生活情况,并勉励他们要不断提升自己,为公司发展做更大贡献。

c59568918a3a419fb5e988cbacbbbdef.jpg

347c7f58fef54582abfbd948dede2b5b.jpg

在为期三天的访企拓岗活动中,韦伟松带队深入多家知名企业,与企业展开深度交流。通过访企拓岗活动,不仅充分展示了我校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特色与优势,更为学校未来的发展谋得了宝贵的合作机遇、丰富的资源支持以及清晰的发展路径。此次考察深入调研了广西沿海重要产业园区的发展定位与方向,精准把握了一流企业的现状与未来趋势,同时全面了解了企业在人才培养、员工培训、产学研合作等方面的实际需求,为学校后续的战略布局和发展规划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依据。

此次访企拓岗活动进一步促进我校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交流我校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深化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办学水平,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迈向新台阶,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终审:gxxdxcb007
【打印正文】

相关信息